第一份儿产品经理工作总结

其实是一堆拉七八糟胡乱想到的牢骚

正在看老黄的新书,运营之光,一专注做某件事儿,走神儿的毛病就凸显出来了。

突然想到那个和人生的意义在哪儿一样的终极命题,我们在做的资讯产品的意义是什么?
坦白说,像这样的产品,假使按照理想情况,开始的设想全部实现了,一个真正功能完备的1.0版本,这样一个产品我是不会去用的。
可能按照以前的想法,会说,我自己不是目标用户。
又想到在上家公司的时候,经常拿来反驳运营同学异议的一句话就是,你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,当然,我也不是,我们的目标用户是怎样怎样的。
描绘出一个看似会使用我们这个产品的人的样子,但其实自己心理也没底,没想彻底那到底会是怎样的一个人。
上一份工作不到一年,做的产品始终没有真正用户进来。
最开始是看不懂,强行将自己抹成了白纸一张从头来过,每天可以接触到很多新的东西,谈不上快速,但也算跌跌撞撞的窥探到了产品经理的大门儿。
后来是怀抱一丝希冀,强迫自己相信坚持就一定会有结果,但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的那个机会在哪儿。

那么,在上一份儿工作里学到了哪些东西呢?
担心想不到东西,或者钻到某个点里出不来,简单想了下,大概这几个方面:人、事儿、公司、职业规划。

先说人

人。

啊,不,先说下这次跳槽吧。看了两眼上面写的,突然又想起来这个了。
上次的跳槽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失败的。
不是后悔,就单说跳槽这件事儿,没有任何技术含量。
刚才看了纯银在文章里说,职业初期跳槽的最佳节奏是2年一跳。
想想也是,公司用半年把你培养起来,然后你给公司干一年半的活儿,顺便积攒经验值。2年之后好聚好散。
想到这儿,我又想说说上上一份儿工作……
现在的角度,当时想法很偏激,艾玛,又得扯到到大学了。
不对,高中毕业。
高考完大家都在估分儿,然后选学校,选专业。
当时大家讨论的重点一个是怎么进一个比较不错的学校,一个是选哪个专业将来更有前途。
当时看着别人在各种阐述交流自己为啥这么选,在纠结啥,就跟看傻逼一样,现在想想自己也挺傻逼的。
凭借着对电脑的无限憧憬和没摸过几次电脑的热爱,所有专业首选计算机,然后又挑了一个名字听着还可以的河北理工大学。
其实当时纠结的是两个学校,别的学校分数够不着,反正也是自卑心理作祟,反正感觉这俩可能性大点儿,河北科技大学,河北理工大学,因为科技理工这俩词儿听起来都挺nb的,当时理工这俩字儿还不是个贬义词儿,也挺以理科男的身份为傲的,觉着学文的男生绝逼是娘炮。
在大学里,终于解放了的自己,开始成天纠结在我tm一定要好好学代码变成个nb人和算了反正他们都tm在放纵也不差这一会儿里。
当然,当时还没码农这会儿事儿,当时这还是个比较nb的身份,起码身边有人电脑坏了,word不会使的时候还会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你。
经历了该努力时候不努力,该放纵时候放不开的四年,在毕业时候撸起了一腔热血奔了北京。
懒得翻之前写的东西,当时的想法是现在小公司历练两年,完事儿nb的就nb了。
但其实也不知道nb了啥样儿,该为了什么样的nb目标付出怎样的努力。
当时有朋友准备考研,说看不到未来方向,自己还说了句当时觉得特别nb的话,当你看不到方向的时候,埋头努力吧,走着走着你就看到未来了。
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经常张嘴都是名人名言,人生哲理,当然,都是我自己说的。
可能也是因为失恋的人本身就会很矫情吧。
都已经是晚婚的年纪才有的初恋,现在想想也能理解。
闷头儿干了三年,当然也不是闷头儿,但各种瞎比折腾也没啥没成就,还不如说闷头儿。
第二年的时候,有朋友想要拉着搞点事情。
再往前倒一点,当初去小公司除了担心大公司不会要,没信心之外,另一个考虑是要为自己以后创业探探路。
没错,我大学时候的偶像有俩,一个是韩寒,一个就是李想,汽车之家那个,一本儿杂志上读过他的故事,感觉太nb了。

休学创业 这个事儿,当时绝逼是没胆儿干的。
搞得事情一个是自己不看好,一个是觉得这事儿不好。
提了离职想法,被老板说服了。
也是把希望不知道寄托在什么上了,反正也不是完完全全想清楚了,总想着将来得要多nb,和现在有多么不足,缺了中间怎么做的环节。
还想着可以独挡一面,但手下也没人,后来也没啥折腾的空间了。
现在回看,第二年时候离职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。
然后再说上次失败的跳槽。
说失败的原因有两个,
一是太任性了,啥也没准备,裸辞,没有财务上的支撑和身边亲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励,会让下一份工作变得非常被动,而后面事实也的确证明,非常被动,体现在等待面试机会时的不安和面试谈判时心里没底。在基本确定拿到了一个offer之后的那两次面试就还好。
第二个就是方向,当时是从一个偏后端的全栈工程师往偏用户的产品经理转,跨度不得不说还蛮大的,之前的优势几乎就没了,而这一点在降了一大半的薪水上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因为是这样的,3年作为一个开发来讲,应该算是个坎儿,单纯技术水平的话,一个新人稍用点儿心,差不多半年就能带出来,3年一直没换公司,不管从考虑问题角度还是对业务水平的理解,应该都很熟练了,再往后可以考虑往架构师这些技术水平领域深入发展,或者转作项目经理这些偏管理方面。
在这样一个坎儿上,因为一直都有要创业的心,不想往技术领域深入发展,并且很不幸当时公司没有能拿来给我管的人。
这个时候转行做后端产品经理其实是有优势的,或者应该说优势非常明显,之前的工作基本已经是大半个后端产品经理了,所以转过来应该是轻车熟路,这应该是个很平滑的过度。
不过当时的放手一搏,现在看也没啥坏处,利用不到1年时间快速成长起来了,当然,没挣到啥钱,不过这是最无关紧要的,一个穷逼如是说。

强行插入当时自己的名言之一:

1
做不擅长的事,尝试新鲜事物,对未知的世界抱有强烈好奇心。

好了,再回来说人吧

不得不说,这多半年认识的人,超过了此前毕业后三年里认识的所有人数之和。
认识了不同的岗位,前端、后端、运维、测试,大部分都不如我牛逼,这些事儿之前加起来我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,但还是有几个挺nb的,但因为主要关注点不在技术上了,所以也没学到啥。
也认识了之前没见过的设计、运营,一直都觉得设计师是个很神圣的职业,可以画出来那么好看的东西出来。
老板也从之前每天一起吃饭、说笑的朋友,变成了那个屋里牛逼哄哄的在公司里横着走的人。

然后是协作。

按理说,技术出身和技术沟通应该更顺畅,但对我来说经常拿捏不好这个度,有时候就觉得对方就笨的,真tm想说算了,代码我自己写好了;有的时候技术评审忍不住强行装逼,抛出来个技术方案讨论半天发现狗屁不是,压根儿行不通,啪啪的打脸。
后来完全装作不懂技术,又被对方蹬鼻子上脸,一直都挺蛋疼…可能还是当时技术水平太水了吧。

再就是气场,气场这个东西绝逼是阻碍讨论产出的东西,谁气场强最终讨论结果就偏向谁的想法,这tm就不叫讨论好么。

再说事儿

这里的事儿指产品。
产品经理的职责范围恐怕到现在也没有明确下来具体是做什么的,每个公司、团队都会有所差异,但大体上我对产品经理的理解是,在产品的生命周期里最关键的角色,能够带着团队一起解决包括找到目标用户,探索用户需求,通过不断迭代和尝试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。

还有公司

最后是职业规划


好累啊,不想写了……